即可一键生成前后端代码的工具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它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企图通过了解大脑智能的实质,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人工智能的功能除了大众熟悉的AI换脸,还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 人工智能从诞生以来,理论和技术日益成熟,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可以设想,未来人工智能带来的科技产品,将会是人类智慧的“容器”。有科学家预言,人工智能通过发展能达到超越人类智慧的境界。 而这种境界,随着5G时代的到来,有了无限实现的可能。未来10-20年人工智能将给世界带来颠覆性的变化,一切都将变得智能化。专注于信息技术研究和分析的Gartner公司的报告则认为未来10年,人工智能将变得无处不在。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正处于飞速发展时期,大量的人工智能公司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网络行业内的顶尖人才试图抢占行业制高点。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过程中催生了许多新兴行业的出现,比如智能机器人、手势控制、自然语言处理、虚拟私人助理等。 人工智能作为一种新兴颠覆性技术,正在释放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积的巨大能量。受4G网络和各方面技术的限制,当前人工智能有很多局限性。在人工智能研究的过程中,机器学习是行业研究的核心,也是人工智能目标能实现的最根本途径,是当前人工智能发展的主要瓶颈。
5G时代的到来,各项科学技术都将会有质的飞跃,这将有利于人工智能的发展,高智能化的研究模式让人们更加期待人工智能未来的发展趋势。 另外,在5G网络建设方面,由于发力较晚,再加上700M频谱的清理等问题,中国广电的进度也远落后于其他三家。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的说法,在与中国广电的5G合作方面,没有具体实质的网络建设部署,预计明年双方会共建共享5G。 据了解,此前中国广电方面的原计划为,今年1~6月将实施完成清频工作的40个大中型城市建网,并启动商用准备工作;7~12 月实施完成清频工作的 334个城市及重点旅游城市的网络建设,并计划于 2020 年 6 月启动市场运营;2021 年逐步实现覆盖全国 95%以上人口的目标。 目前,中国广电的最新部署进度没有对外公布,但可以肯定的是,受疫情等因素影响,有所延迟。 此外,在中国移动与中国广电达成基站共建共享之前,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也达成了同样的合作,如今的国内运营商格局被认为是“2+2”,也有分析人指出,未来可能会形成“一大一小”的新局面,即中国移动+中国广电占领主要市场,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次之。 原因在于,虽然中国广电没有用户基础和品牌影响,但由于手握黄金频段,与中国移动共建共享后,依旧能够助力中国移动坐稳市场第一把交椅。 对用户:加大5G信号覆盖面 当然,对于普通用户来讲,最关心的还是资费能否降低,信号能否更好等实在问题。 我们注意到,伴随这次新公司正式成立的,还有一则新消息——中国广电将发行192号段的手机号码。另有消息显示,后续中国广电除了5G业务外,预计也有望推出4G业务。 这一做法似乎与现有的三大运营商有所不同。 自去年5G商用以来,运营商接连推出了自家的5G套餐,但由于价格原因,并没得到消费者买账,近日三大运营商下架部分4G套餐的消息更是在网上引起热议,并激发了用户的不满情绪。 不过,中国广电这样的做法也在情理之中,一方面,700MHz 频谱是移动通信的黄金频段,具有穿透力强、信号覆盖广、适合大范围网络覆盖,组网成本低等优势。 举例来讲,一个700M的5G基站覆盖范围是十个普通5G基站覆盖范围大小。所以,相比其他三家,中国广电的5G建网成本能够明显降低。而这样的基站部署情况对农村地区尤为合适。 所以,若中国广电建设5G的成本真比其他三家低很多,而且大多在农村地区,那么中国广电的5G资费从理论上讲也将比已经推出的5G套餐便宜。 另一方面,从上述中国广电的5G规划来看,其目标是在2021年底左右达到覆盖全国用户数95%的规模,比起三家的建网速度,不排除普通用户将率先用上中国广电5G网的可能。
但一个事实是,从目前的部署情况来看,中国广电在城市地区并不具备像农村地区的明显优势,因此,中国广电与其他运营商之间的5G用户之争还将是个持久战。 (编辑:保山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