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需求不同 传感器必须随之演变
感测网络是物联网系统中的第一线架构,透过建置于传感器撷取设备数据,再将数据传送至上层系统,若感测数据不完整或不精确,后续环节的所有运作效率将大打折扣甚至失效,因此近年来各大厂商纷纷强化感测技术的相关研发,且针对不同应用领域推出专属产品。
图1 : 奥地利微电子台湾区总经理李定翰指出,感测技术发展已有相当长的时间,物联网的兴起让此技术有了截然不同的面貌。(摄影/王明德) 奥地利微电子台湾区总经理李定翰指出,感测技术发展已有相当长的时间,过去的应用有限,因此技术发展并不快,物联网的兴起让此技术有了截然不同的面貌,以往由于应用领域固定,系统对传感器的需求并不高,只要能正常运作就可以,不过物联网的应用多元,传感器也就必须因应系统需求而有特别的设计,以色彩传感器来说,过去仅需要分辨基本的RGB,现在部分应用则需要透过频谱侦测功能侦测物质。 不同需求的封装设计 物联网带来的影响除了感测技术本身的精进外,外部的构造也是其一,现在物联网系统走向整合,不同传感器有可能被整合在同一封装中,而在此设计中,不同传感器在同时运作时所产生的干扰要如何解决,这都是现在的传感器厂商在设计物联网产品时,必须面对的考验。 物联网的应用都是针对特定垂直产业,如医疗、交通、制造、建筑等,李定翰就指出,这些领域对物联网的功能需求不同,因此系统中的零组件、模块、设备等,都会有一定程度的特殊需求,例如国土监测系统,会需要将传感器长期设置在户外,在耗电、强固性等部分就需要有特殊设计,若应用于智能家庭设备,由于传感器需内建于家电设备中,小体积的设计需求就会高于功耗,整体来看,制造、医疗、电力等应用场域,对传感器的规格需求较为特殊。
李定翰表示,制造业是物联网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在工业物联网应用中,感测与RFID成为整体系统的重要技术之一。由于物联网架构中,系统必须获得真实世界的相关数据,才能进一步透过实时分析、汇整,利用人工智能推导出优化的生产决策,而产线终端要让每个生产环节都能准确被追踪、纪录,就必须导入兼具低成本、体积小、易追踪多重优势的RFID无线射频标签技术方案,同时再搭配如机器视觉、各式动作感测组件辅助,取得每个加工工序的执行状态。 (编辑:保山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