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技术助力疫情防控工作
就体现了优势。胸部CT检查后最快就能完成的人工智能模式识别,1分钟内即可为医生提供辅助诊断参考;尤其是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辅助诊断不仅提升了病情评估效率,而且节省了人力与时间投入。阿里巴巴公司最近就宣布,已研发出一套针对新冠状病毒肺炎临床人工智能诊断技术,可以在20秒内做出CT影像的判断,分析结果正确率达到96%。 许多研究人员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研制疫情防控机器人,比如智能防疫机器人可以24小时进行室外防疫管控,并可使用巡航控制功能来追踪与确诊患者有过密切接触的人;又如智能咨询机器人能提供疫情宣传与导诊等服务,还能提供疫情防控知识解答;再如智能清洁机器人可以在医院、商场、大街、广场等公共空间进行环境清洁;还如智能送货机器人能给隔离区的病人送餐、送药等。疫情防控机器人作为人工智能的载体不仅降低了人们交叉感染的风险,同时也提高了相关的工作效率,并减少一定的人力、运营成本投入。 研究人员还利用人工智能分析技术并结合其他技术来预测新冠肺炎疫情的拐点,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比如上海德拓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研究团队声称,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及软件建模技术,对于全国和湖北2月13号以后的数据分别进行SEIR建模。预测全国疫情现存确诊人数的拐点可能会在2月20号左右出现,湖北疫情现存确诊人数的拐点可能在2月21号左右,全国疫情初步解除限制拐点或可在3月10日左右。疫情拐点对人们判断疫情走势以及作出决策具有重大参考意义。
美国著名企业家比尔·盖茨博士最近在一次演讲中谈到了新型冠状病毒,并认为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帮助疫苗研发。在人工智能技术助力下,研究人员在疫情期间抓紧研发新冠肺炎疫苗或抗病毒药物,比如北京大学的研究团队借助人工智能药物筛选系统,找到了多种潜在药物,特别是常用药物沐舒坦可能可以对抗新冠病毒入侵。又如湖南大学的研究团队借助人工智能关键技术来处理生物医药大数据,实现了抗病毒药物重定位。再如华为 (编辑:保山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