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PyQt打造具有专业外观的GUI
就政府部门使用人脸识别的法律规制,特别许可使用制度既发挥人脸识别技术之利,又防范人脸识别技术之弊,是一种更加理性的制度安排。就非政府部门使用人脸识别的法律规制,对人脸信息作出比一般个人信息更为严格的特别保护和特别规制,更有利于保护个人的人脸信息。 在无竞争性的服务领域(如民航、铁路、学校、社区等)使用人脸识别技术,当人们拒绝“刷脸”时,应提供其他替代性的验证机制,而不能不“刷脸”就不能使用或进入。即使不全面叫停政府部门安装、使用人脸识别技术,也应该对其进行严格的法律规制,防范安全风险,防止被滥用。
随着技术的发展,人脸识别(俗称 “刷脸”)在我国逐渐盛行。我国目前对人脸识别技术尚无专门的法律规定,无论是政府、社区、事业单位还是商家,均可以任意安装人脸识别技术,强制人们“刷脸”验证。而人们若拒绝“刷脸”,则基本上无法使用相关服务。如若不服,则投诉无门,只能对簿公堂,但诉讼成本高昂。基于此,有必要对人脸识别的法律规制予以深入研究,厘定人脸识别技术应遵循的法律底线,明晰人脸识别技术法律规制的基本要点。 支持补丁增量更新 由于不少使用者反应 Docker Desktop 的更新容量太大,下载和安装需要花费太长时间。因此官方决定改变更新方法,过去 Docker Desktop 的更新发布,都是提供完整的安装包,因此用户每次更新都需要下载数百 MB 的文件,而往后的更新,将会是前一个版本的增量更新,更新下载的容量会降至数十 MB,而且用户也将不用停下手边的工作,才能更新 Docker Desktop ,更新程序会在后台下载并且安装,届时用户只要重新启动软件,就可以开始使用新的版本。 官方还提到,他们还收到用户对稳定版与边缘版本的抱怨,稳定版的修复代码更新速度太慢,而边缘版本的更新频率又太过频繁,不时还会包含具有破坏性的更新。从稳定版切换到边缘版本,还需要重置容器和镜像。而且稳定版与边缘版使用平行,但又独立的版本号,让使用者难以比较版本的新旧。 因此从现在开始,Docker Desktop 3.0 将只会有一个发布串流,包含最新的修复代码以及实验性功能,而且皆为累积性更新,解决用户不清楚每个发布版本差异的问题。统一发布串流后,每个使用者都可以选择使用最新的功能,且接收的更新容量不只缩小,系统也会自动应用修复程序。 支持 Apple Silicon(M1)设备 Docker Desktop 3.0 最大的变化,就是提供了对 Apple Silicon 设备的支持。如果你想要在 13 英寸的 M1 MacBook Air / Pro 或 Mac mini 上使用 Docker Desktop,现无需担心在体验上有任何妥协。与此同时,Docker 最新预览版也引入了对 Windows Linux 子系统(WSL 2)的 GPU 支持。 之前 Docker Desktop 仅限于收到邀请的开发者预览,但即日起已向所有用户开放。 Docker Engine 20.10 版本发布 另外,官方也发布了 Docker Engine 20.10 版本,重要的更新包括支持 Cgroups V2。Docker 使用了几种基本 Linux 核心功能,以隔离正在执行的程序以及相关的文件,其中一个便是 Cgroups,在 Linux 中,Cgroups 会限制程序使用的资源,包括 CPU、内存和磁盘等,而 Docker 结合 Cgroups 与 Linux 命名空间,来将程序隔离在容器中。Linux 核心在 2016 年加入了 Cgroups V2,强化群组管理,以及无根容器的资源限制支持,而现在 Docker Engine 20.10 也开始支持 Cgroups V2,支持这些更多的管理功能。
Docker Engine 20.10 还支持以各种日志驱动程序读取 Docker 日志,过去 jsonfile 和 journald 日志程序,支持以 Docker 日志读取容器日志,但是许多第三方日志程序,并不支持 Docker 日志在本地端读取日志,而这对于想要以自动化和标准方式收集日志的使用者,造成许多麻烦,因此从 Docker Engine 20.10 开始,无论配置的日志记录驱动,或是扩充组件,都可以使用 Docker 日志读取容器日志。 (编辑:保山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