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么是CDN?
首先,第一个圆圈是技术。 技术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判断,每个核心技术都遵循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和趋势,除了少数偶然情况,比如一个神奇的科学家突然发现突破性的东西。在多数情况下,技术基本是稳定地在发展,都是一个长期过程。 所以,创业者可以判断某个技术在今天处于什么状态,以及五年后可能的发展状态。 需要注意的是,对技术发展拐点的判断,即某样技术从早期探索变成可商业化的时机点,这有一定难度。比如量子计算和脑机接口技术,它们基本还处在早期阶段,但是可能已经接近可实用阶段。 第二个圆圈是需求。 需求可能是最难判断的因素,虽然它的基本结构是稳定的,包括群体需求与个人需求,人类需求的结构我们也可以分析,但是最难的地方是判断现在的需求和未来潜在的需求。 比如在 2007 年第一个苹果手机诞生时,电话都打不通,根本说不清楚它到底满足什么需求?还有特斯拉,它在满足什么新的需求?我们也没法准确地描述。 第三个圆圈是市场。 市场相对来说比较稳定,可以参考一些结构化的因素,比如产业链、上下游、资本市场、供给需求、流通端等。 我们还要看市场所处环境,包括政策环境、国际环境、国内环境等,基于这样大环境的判断,我们可以系统地观察到机会点在什么地方。 接下来,我们对技术、需求、市场做更深入的剖析。 2. 数字化、新能源、新技术加速发展的前沿
在技术方面,首先我们时代主流的技术驱动因素是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其实是有规可循的,它基本是由平台来驱动,由数字化的深度和广度而延伸,基本上每隔 12 年左右会有一个新的平台。(下面这张图基本展示了技术驱动创新前沿的大框架) 首先分析一下,我们的创新体系基础基本到位了,我们有足够的人才、资本、技术和足够规模的市场,包括大家都在讲的双循环。但是技术将会成为一个主要的驱动力,因此我们必须在新的全球格局下,大规模地自建核心技术以及生态。有些技术和生态需要五年、十年的时间,但有大量的需求。 纵观历史,驱动创新速度的是城市要有足够密集的人才、创业机会和市场机会,以及供应链、流量、设备等配套。在中国,大都市如北京、上海、深圳、南京等,都有机会提供超高密度的创新环境。 同时,中国的宏观因素跟全球所有的市场比是最丰富的,因为中国是结构化因素最多的一个国家。 第一个因素是消费升级,一般宏观上能拉动经济的就是消费;另外,中国的城市化还有几十年要走;同时中国的人口还在增加;第四点是多元化的结构。这一点我在美国工作期间体会比较少,只有在中国才能体会到它所孕育的机会。 为什么中国能够长出拼多多和美团,而美国长不出来? 目前全球的创新体系基本是以美国为主,但是美国并不是理想的创新目标国家,因为美国都是工业化的,农业也已经工业化,这就导致劳力非常贵,有些创新长不出来。 中国是唯一一个除美国之外拥有有大规模技术、互联网公司、开发人员和设计能力的国家,欧洲以及其他地方都没有。 同时,中国有一线二线三线等多个经济形态阶梯。如果把中国高密度的创新能力跟阶梯型的经济形态结合,我们创新长出来的结果会非常丰富,而且非常适合溢出到全球其他国家,因为东南亚和拉丁美洲跟我们的国情更接近,比如他们的农业也没有完全工业化。 我想强调一下,在国际环境上,经济中心向亚洲转移是一个被加速了的历史趋势。创新中心转移,中国+技术所蕴含的机会,毫无疑问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机会。 同时,中国的创业团队在地域和全球性的溢出能力是非常强的,所以我们是处在一个非常特殊的好的环境里面。关键是在这个格局下,如何抓住具体的创业机会? 二、新格局带来的创业创新机会1. 创业的本质是用技术打造产品,用产品试探市场,满足人们需求在任何一个历史环境下,创业的核心是永远不变的,即优秀的创业者用技术打造产品,用产品试探市场,满足人们需求,从而创造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
创业者需要同时判断好技术、产品、市场三个要素,只有技术上可实现、需求真实存在、市场能形成盈利,这三者同时满足时(即图中三个圆圈形成交集的地方),创业成功概率才能最高。 (编辑:保山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