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各大公司焦头烂额这事一波又一波
当贾跃亭在发布上“蒙眼狂奔”的时候,与民间借贷业务重叠、借助互联网发展起来的 P2P 产业也迈入新阶段。2014 年,国内 P2P 平台已达 1575 家,较 2013 年上涨了 96.88%。 这个阶段的 P2P,主打自融高息,以4% 的月息吸引投资人,然后将这些钱通过网络融资后,用来偿还银行贷款、民间高利贷或者投资自营等项目。但平台风险极高,有的就是诈骗、庞氏骗局。根据界面新闻的不完全统计,在 2014 年有 35 家 P2P 跑路。 跑得最快的是,浙江台州的恒金贷,注册资金 5000 万元,寿命为半天。排名第二的是深圳的元一创投,寿命 1 天,老板跑路。 而 P2P 的转折点是云南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爆雷以及e租宝高管团队被抓。P2P 进入整顿清退期,到 2020 年年末,中国的 P2P 平台只有 3 家。而警方还在抓捕跑路者。
就在 P2P 进入风险爆发期的 2015 年,中国的长租公寓迎来了春天。P2P 被肃清的 2020 年,长租公寓迎来了大爆雷。杭州、上海等多家长租公寓爆雷,老板跑路。上市公司蛋壳公寓爆雷后,无数年轻的租房者无家可归。 的确不是一句空话。 据媒体确认,猝死的 23 岁拼多多女员工,就是拼多多买菜部门的,而另一跳楼的员工,则为技术岗,但也与拼多多买菜部门有间接关联。 原来,“拼多多”这个名字,是富有深意的。 2019 年,拼多多实现营收 301.42 亿元,同比增长 129.74%。2017 年和 2018 年的营收增速分别为 245.45% 和 652.26%。 截至 2020 年第三季度,拼多多年活跃用户数已达 7.3 亿,直逼阿里巴巴的 7.57 亿。去年三季度,拼多多的活跃用户净增数达 4810 万,同期阿里巴巴净增数仅 1500 万。 2018 年 7 月上市至今,拼多多股价从 19 美元的发行价一路上涨至 180 美元,总市值达 2217 亿美元,比京东高出 784 亿美元。 一路“砍”下来,黄峥坐上了中国第二大富豪的位置。根据福布斯数据,创始人黄峥身家超越马云和马化腾。 据媒体报道,通过营收数据计算得出,2017 至 2019 年,拼多多员工的人均营业创收分别为 150.48 万元、356.23 万元、517.19 万元。 而同期阿里巴巴的员工人均营业创收分别为 376.79 万元、369.61 万元、433.43 万元;京东的员工人均营业创收分别为 229.57 万元、258.22 万元、253.32 万元。 截至 2019 年底,阿里巴巴的员工总数为 11.76 万人,京东的员工总数为 22.77 万人,而拼多多仅拥有员工 5828 人。去年的一则媒体报道中,拼多多 CEO 陈磊透露,拼多多的员工总数未超过 7000 人。 这并不是一道复杂的算术题。真实的答案是什么呢?外界不得而知。 可以确定的是拼多多员工确实开启了老板嘴里的“硬核奋斗”模式,这个模式再直接一点表述,就是奋斗=加班,硬核奋斗=玩命加班。 2 1 月 10 日,因在“脉脉”平台发匿名消息被拼多多开除的当事人,在爆料拼多多“压榨员工”时提到,拼多多要求上海本部员工每个月必须工作满 300 小时、买菜业务员工每个月必须满 380 小时,如果请假必须加班补满缺少的工时。 粗略一算,就是“007”。 哪个不是在用命还钱?突然觉得马云之前提的“996 是福报”,有了那么几分道理。 可随着更多的事情浮出水面,大众发现拼多多的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007”所能解释。
一则“因为看到同事被抬上救护车我被拼多多开除了”的B站视频,火了起来。 (编辑:保山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