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必须说出新的东西,但它肯定全是旧的
一个最直观的证据就是:model Y 与 model 3 的零件通用率达到 75% 以上。 这种“拉皮”或“套娃”故事,曾为中国消费者深度鄙夷。而今换做 model Y,却得以为之感到“真香”,再度印证了过去百年间汽车行业的一个底层发展规律:不管汽车的形态如何演变,都要求越来越快的产品更新换代周期,最终实现用最低的成本提供更加优质的产品(服务)。 根据常识,造一辆电动车的难度要小于造一辆品质相当的内燃机汽车。但目前这一常识,似乎只有特斯拉一家掌握。 在 model Y 国产前,我们普遍看到的一个现象是,新造车势力们一方面努力追求销量,另一方面其核心车型售价却迟迟无法下降。 尽管我们可以用“处于不同发展阶段”这样的话术来解释,但将这些大都成立至少 5 年以上的本土电动车企的战略文化掰开揉碎来看,它们对于“颠覆性新物种”的过度解读与自居,或许也是一个重要缘由——尤其过去一年股票市场的电动车泡沫更加重了这一幻觉。 实际上,当最基础的底盘设计工艺还是采购于海外传统主机厂或供应商时,哪里会有什么“天生骄傲”式的互联网造车捷径可言?
价格下降驱动销量增长,销量增长驱动价格继续下降,model Y 很可能继续深入这种正反馈,进而有一定几率在全球汽车工业史上续写过去百年间另一重“旧规律”:未来 10-20 年,特斯拉逐渐接棒大众汽车,成为第五个产业符号。 “当我们看完第七集、第八集时,真的哭了。当看到片尾字幕出现出品人林奇的时候,这时你对他的好感度是非常高的,就感觉老板真的在做一些真正意义上有传播力和喜爱度的作品。”Lucas 说。 在 2015 年游族年会上,林奇曾有一段关于《三体》的“心境独白”。 他说:“游戏干砸了,开一个会伤心痛哭一下,3 到 5 个星期就恢复了。一部电影拍砸了,1 个多月骂声就消失了。如果把《三体》这样的 IP 干砸了,拿出一堆做的很烂的东西,这个可能要背负一辈子的骂名。” 出于共同的爱好,Lucas 特别感激林奇能推动《三体》项目。虽然《三体》项目并非 Lucas 的工作范畴,但因为热爱,同时也感念于自己的积累和专长被老板所见,所以他非常乐意去做一些推动,希望去帮助老板实现,而这也是他眼里林奇带给他的“燃”。 以此为契机,Lucas 看林奇有了更深入的思考。“跟奇哥接触久了,你就会发现,在他熟悉的领域,你就不要挑战他了。而在他不熟悉的领域,他会变得很虚心。”Lucas 说。 下面,是林奇曾经表达的一些思考。 1:向外学习。“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知彼”前置于“知己”,原因很简单—大量的向往学习是练好内功的基础,行业中优秀的产品、案例和人才不胜枚举,坐在办公室闭门造车最不可取。 2:工匠精神。从前老师傅教小徒弟做工时,讲究手感。搭手一试知温度几何,深浅成败能当下立断。某种程度上,游戏也是一门讲求运营手感的“手艺活”,师徒传承和工匠精神无论何时都不可抛弃。 3:鹤立鸡群。如果你们在就某件事的讨论过程中一直争执不休,道理很简单——当广场上全是鸡没有鹤的时候,噪音最大。而嘈杂的噪音甚至会阻碍你抬头看到远处的鹤,一定要时刻记得抬头寻找那只鹤。让它出头。 4:冲出重围。能力和自尊并不是一种线性关系,有时候,反而是会隐藏自尊心的人能力比较强。比如在游戏发行这件事上,盲目的自尊并无多大用处,“脸皮厚”是第一要务。能冲上去的人,才能抢食第一块蛋糕。 林奇语录 2020 年的游族年会在上海迪士尼举办。会上,林奇做了一场名为“丛生”的年终演讲。演讲的内容,再次让 Lucas 感受到了林奇的思维视野与格局。 演讲上,林奇抛出了对未来行业的判断。 “游戏行业已经有 2000 多亿规模,但距离上一次大规模的商业模式变革,已经过去 14 年,到今天我们还在依赖游戏的娱乐属性,如果玩家不在里面充钱时,游戏本身的商业模式就不成立了。所以我在思考下一个十年游戏产业的多元价值。我认为 IP 的价值至关重要。此外,下一个十年你赚到的钱,你创造的事业都将来源于你认知的高度,也就是‘识’者生存。” 除此之外,演讲上还有一句话,至今让 Lucas 记忆犹新。
“倘若只能做些让自己开心的事,固然是一种幸运;但如若能在一起再做些让更多人开心的事,那才叫做幸福。” 可以看到,高瓴成为二级市场风向标有多方面的原因,起家阶段的经验沉淀和投后赋能能力共同构成了其在二级市场布局的基础。在刚过去的 2020 年,看到趋势的高瓴乘势充实粮草,其旗下的基金产品积极募资投资二级市场,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其他的 VC/PE 投资机构上。 2020 年的一二级市场一冷一热,一级市场的投融资事件数延续了从 2016 年开始的下跌趋势,而中美两地的股市则是一片火热,以至于不少 VC/PE 投资机构放下“老本行”,投身炒股热潮。典型的例子是软银在 2020 年二季度斥资 40 亿美元入手特斯拉、亚马逊、Alphabet、Zoom、拼多多等股票,并收获了约 40 亿美元的短期浮盈。
相比吸引了诸多机构和散户的“赚快钱”热潮,高瓴的二级市场布局更多是延续了“重仓中国”、押注产业升级可能性的投资逻辑,这也意味着其投资更偏长线,且不追求以“被低估”的价格买入股票,这样的风格不一定适合所有投资者。对于散户来说,高瓴提供的更多的是长线判断,理解并接受其内在逻辑,要比盲目“抄作业”来得靠谱。 (编辑:保山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