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保山站长网 (https://www.0875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评论 > 正文

Java语言比CPP竞争编程要慢?

发布时间:2021-02-01 14:35:04 所属栏目:评论 来源:互联网
导读:3、5G智慧道路 3.1 智能全域感知道路 智能全域感知道路是一个集全域感知、信息交互、规划决策等功能于一体的高新技术道路综合体: (1)在感知层面, 通过道路基础设施的更新,在路侧布设智能设备,将道路标识、交通信号灯、可变信息交通标识牌、道路交通事故

3、5G智慧道路

3.1 智能全域感知道路

智能全域感知道路是一个集全域感知、信息交互、规划决策等功能于一体的高新技术道路综合体:

(1)在感知层面,通过道路基础设施的更新,在路侧布设智能设备,将道路标识、交通信号灯、可变信息交通标识牌、道路交通事故、道路施工等道路信息与天气环境信息、车辆姿态信息、行人信息等实现数字网联化,获取连续时间空间的人-车-路-环境全域感知信息,为自动驾驶提供丰富全面的信息和决策依据。

(2)在信息交互方面,通过各种通信技术如V2X通信技术和网络协议,实现传感网、车联网、光纤网络和各种无线网络之间的互联互通,保证各类信息的有效传输,同时满足极端条件网络的稳定性和信息安全性。通过车内通信网、车际通信网和广域通信网的整合互通,可以更有效地获得人-车-路-环境信息数据,为数据的整合和分析提供了丰富的渠道。

(3)在规划决策方面,通过边缘计算、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实现人-车-路-环境数据的存储,信息挖掘和决策支持,提前感知提醒和规划车辆的行车路径和路权等级,实现对车流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引导、分流,避免道路堵塞,实现道路交通安全态势的前驱诊断、事故预警和主动干预,从而提高道路的交通通行能力和管理效率。

3.2 智能路侧设备
 

本文提出了一种5G车路协同自动驾驶解决方案,该方案主要依托5G移动通信、高精度定位技术、五维时空融合技术、边缘计算、边云协同等技术,实现边缘平台算力部署,构建“端-边缘-云”分层架构,建立智能可靠车联网通信、车辆的实时高精度定位、交通态势感知、交通管控等技术体系,实现5G车路协同,全面提升车辆感知决策控制能力。当前,该方案已在武汉经开区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道路自动驾驶示范区应用落地。

1、引言

随着5G技术的不断成熟与广泛应用,一切依赖于5G的行业与应用,迎来了新的生机。5G+B(北斗)+AICDE技术的组合,服务于工业互联网、智能电网等14个垂直行业,实现了超过100种应用场景和超过100个标杆示范的应用落地。5G时代,将是各类高新技术百花齐放、各显神通的时代;5G的建设,势必会带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新型生态。

自动驾驶,需解决四个方面的问题:看得见(定位、避障)、听得着(决策、控制、执行)、讲得出(路径规划、行车方式)、有大脑(边缘计算)。5G车路协同自动驾驶,就是充分利用5G(高带宽、低时延、高可靠性、海量互联)、北斗(高精度定位、精细化导航、精准度授时)、V2X(人、车、路、网融合)等领域的优势,强强联手,互惠互利。

早期的车路协同,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过分强调车的能力、忽视交通领域的融合等,致使车路协同进展缓慢。在车联网领域,网联智能是未来车路协同的趋势,特别是在融入5G技术后,5G车路协同成了新的方向。本文定位于5G车路协同下的自动驾驶研究,提出了一种5G车路协同自动驾驶应用解决方案,该方案已成功应用于武汉经开区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道路自动驾驶示范区。

2、5G车路协同自动驾驶总体方案

武汉经开区示范区,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开放道路示范区项目,其建设内容如表1所示。

表1:武汉经开区示范区项目的整体建设内容

(编辑:保山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