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5000万、年营收1个亿,“常青藤爸爸”粉丝百万背后的教育逻辑是什么?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原标题:融资5000万、年营收1个亿,“常青藤爸爸”粉丝百万背后的教育逻辑是什么?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曾任高盛执行董事,四年以前,黄任还是一名彻头彻尾的金融男。频繁的出差、超长时间的工作对他来说是家常便饭,但一切在一次和儿子的沟通中悄然发生了改变。 2014年,黄任的孩子八个月大,一次结束为期一个月的长差回家的时候,本来想跟孩子亲热亲热,但因为长时间未见让黄任吃了“闭门羹”。他没想到自己的孩子险些认不出自己,初为人父的骄傲那时一扫而光,失落中黄任一度陷入深深的自责。 到底是什么让自己和孩子之间出现了藩篱?思来想去,他觉得是自己陪伴孩子太少了。作为耶鲁毕业的学霸,黄任决定亲自教育孩子,不让自己留下遗憾。但找寻身边的材料,他发现幼儿教育资源良莠不齐,真正用心设计制作的产品少之又少。 多年投资生涯,让他意识到这是待被发掘的一个空白市场。 儿子的需求、市场的判断、专业的积累和投资人的敏锐把黄任推到了风口浪尖,再三思考下决定创业,放弃百万年薪但却可以收获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他决定试一试。 “常青藤爸爸”就此诞生。创业后,黄任给自己第一个设问便是:“未来的中国孩子应该具备什么素质?”他大脑沸腾,各种信息逐渐拼凑起一个具体场景。“在未来,我认为孩子们应该既懂得中国文化,又应该具备国际交流能力。”黄任对钛媒体讲。 黄任对钛媒体分享道:“现在很多家长一门心思把孩子送去美国读大学,从小看重英语多过于作为母语的中文,这是很不可取的。如果失去了自己的文化根基,在哪其实都不受待见。美国的高校也不会因为你说一口流利的英语、思维方式和美国人一样就录取你。这是因为美国社会早就认识到了文化多元化的重要性,所以高校在录取国际学生的时候 ,特别看重这个学生的经历和文化背景能带来什么不一样的视角。” 美国高校、乃至整个社会对多元文化的看重让黄任感触颇深——他本人之前被耶鲁大学管理学院录取及最近获得哈佛教育学院全额奖学金,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美国的名校看重他的独特经历和对中国相关领域的深入理解。 黄任个人的经历启发了他,一直想做早教项目的他萌生了一个想法:对于孩子来说,应该从什么方面入手?黄任的策略是从有声诗歌破局。 作为一个奶爸,他发现大多数孩子们对于枯燥的朗诵和机械背诵提不起半点兴趣。有一次,他偶然发现将把诗歌谱上曲给孩子听,他们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了过去。 小范围实验后,黄任发现这个逻辑是行得通的。此后,他决定全力投入其中。为了制作出高水平的诗歌歌曲,“常青藤爸爸”投入重金。 在已发布的诗歌中,每一首都会根据诗歌本身的意境进行编配。模式虽然重,但却收到了不错的效果。从2015年创业以来,通过原创内容的方式其品牌微信公众号已经收获100万粉丝。 不过,黄任并不特别在意产品的使用场景,他认为“常青藤爸爸”现阶段还是一家内容公司。在钛媒体的专访中,他透露,不论是2C还是2B对于“常青藤爸爸”提供的产品都有需求。在和幼儿园、学校进行合作的时候,他发现很多老师选择在课间播放“常青藤爸爸”的诗歌。最近,恩施一所小学全校合唱“常青藤爸爸”的千字文儿歌,一个家长录下的15秒片断在抖音上被播放了5000余万次。 实际上,小视频的爆红只是“常青藤爸爸”在内容建设成果上的冰山一角。今年年初,黄任出版了多种国学启蒙出版物。在这些出版物中,按照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整理出60首古诗词,邀请职业音乐人为其谱曲后,再由专业的儿童歌手演唱、录制,并整理出诗词相关故事,出版了《教孩子唱学最美古诗词》。4月,黄任又和中文未来旗下的“诸葛学堂”合作,把这60首古诗词做成了音频课,受到了广大家长的欢迎。种种努力之下,让“常青藤爸爸”的IP形象逐渐明晰。 “常青藤爸爸”的理念,是把孩子培养成“国际化的中国人”。所以除了国学系列产品之外,黄任也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开发幼儿英语启蒙的产品上。 英语和国学相似但又不尽相同。之前,黄任找到了如何让孩子们喜欢诗词的理由,,而在英语产品里,他找到了另外一个“最优可行路径”——即提供在婴幼儿阶段的产品。 0-6岁被黄任认为是一个人学习语言的黄金时间。从小开始二语习得,孩子无论在辨音能力还是对语法的敏感度上,都比小学、初中再开始学习外语的孩子有巨大的优势。而且,这个阶段的孩子口腔肌肉的记忆也还未固化,更有可能习得发音标准的口语。 《别错过孩子英语学习敏感期》一书便是黄任的一项研究成果。这本书不仅罗列幼儿阶段学习语言的各种关键点,还根据每个年龄段开发出了包括英文儿歌、自然拼读、高频词汇、分级阅读、场景会话等等内容在内的相关课程。据“常青藤爸爸”相关方面透露,该书出版后获得了广泛影响,以此书中理论为依据开发的课程,也受到了广大用户的喜爱。其中“语感启蒙系统课”这一系列,不到半年就斩获千万级收入,并且销售额还在不断上升中。 不过,对这个阶段的孩子的教育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黄任对钛媒体说:“学龄前的孩子还没有养成自学的能力和习惯,家长的参与是必不可少的,也别幻想要把教育假手于人。”也就是说,这需要家长投入其中更多。在黄任看来,教育这一阶段的孩子,家长的自律反而更加重要。 为此,“常青藤爸爸”准备专门出版了一系列课程和书籍帮助家长在这个阶段完成对孩子的教育。“但家长牛不在于家长有着多么高的学历,往往贵在每天一两个小时的坚持。”黄任为钛媒体分享了另一个事实:在“常青藤爸爸”后台,每天都可以看到大量家长“打卡”,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们的学历可能并不高,但他们正是赢在了坚持上。 坚持的结果最后反应在孩子的入幼、入学阶段,每天的坚持让孩子具备了相当程度的词汇量,提前的积累会让他们在漫长学习生涯中受益良多。黄任对钛媒体分享道:“三年下来,第一批家长已经将孩子送入幼儿园,有些老师甚至认为这些孩子接受过香港或是美国教育,而老师们不知道的是,其实这些孩子大部分从未走出过国门。” (编辑:保山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